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企业管理的基本概述情况)
一、企业的概念是什么
一个企业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基本物质条件)。②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③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④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⑤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能以法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二、什么构成了企业要素
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开发性、利用性和选择性的天然资源或人造资源就是企业的要素。主要包括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等12个方面。
三、企业要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企业发展必须要有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其中:
1、动力机制。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
2、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供应、生产和销售是企业三个基本环节。
3、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财务平衡约束机制、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4、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包括发展资金自我积累、融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企业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素质,这包括:
1、人员素质。人员素质是企业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2、技术装备素质。
3、管理素质。(对企业成长有重大影响)
4、企业文化素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四、企业经营机制的特征主要包括: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
五、企业素质和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两个辩证关系
1、企业健康发展有赖于良好的企业素质。2、企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
六、有哪些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技术进步。是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的进展。一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从一定量的资源中能得到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极限。
2、多样化经营。主要有企业规模扩展的要求,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要求,利用内部资源,减小经营风险和科技进步的影响等。
七、当前企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按企业的投资主体划分
国有企业 (全民所有制) | ①国家拥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企业具有法人财产权。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创造财富,增加积累,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③行政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④企业领导体制或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时,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
集体所有制企业(公有制) | ①生产资料归企业从属单位的集体所有。②企业规模较小,涉及行业较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较强。③企业一般实行劳动合同制。④能较好地适应地方需要,有利于利用资源、扩大劳动就业和增加国家财政及个人收入。 |
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 | ①企业资产所有权归出资者所有。②企业具有法人资格。③股东以其股份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法人按照其法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④股份制企业可以广泛地从社会上筹集资金。 |
民营企业 | ①资产属私人所有。②企业领导人多数由投资者个人承担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③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组织机构简单,经营范围广泛。 |
2、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
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企业分为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单一企业 | 由一个工厂或一个商店构成,具有法人地位,能独立承担财产与经营责任。单一企业经营范围和产品线往往比较狭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 |
多元企业 | 多元企业有纵向联合和横向联合。优点是能扩大经营范围或增宽产品线,使企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提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增强,降低了经营风险。缺点是增加了管理难度,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
经济联合体 | 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经济联合组织。特点①参加联合的各方本着自愿、互利、效益共享原则,在生产、科研、技术、设备、劳动力、物资及销售等方面彼此联合;②联合各方用契约的方式形成法律约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③各成员之间按等价有偿原则进行产品配套、物资协作以及技术转让等生产经营活动。 |
企业集团 | 其核心是技术、经济和资金实力较雄厚的集团公司。特点①独立企业法人所组成的集合体,是独立核算企业的复合型组织;②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的多层次结构,在经营上共担风险,在利益上共负盈亏;③集团核心一般为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且成员众多,优势互补,因而经营范围广泛,产品线较宽并向多样化发展。 |
4、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
分别有:工业企业(主导力量)、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
5、按企业规模划分
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6、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劳动密集型企业 | 活劳动量所占比重较大、技术装备依赖程度较低的企业,如纺织企业、食品企业等。 |
资金密集型企业 | 投资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劳动力比重较小的企业,如机械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等。 |
知识密集型企业 | 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如航空工业企业、软件开发生产企业等。 |
八、企业制度有哪些概念
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含义包括: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即企业制度被确立下来。
2、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形态的法律范畴。
3、从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来看,企业制度是相对于市场制度和政府直接管理制度而言的。
九、企业制度的类型分类
单个业主制企业 (收益自享、风险自担) | 优点:1、所有权与经营权归于一体。2、注册资本要求不是很高。3、企业产权属于个人,可以自由转让。 | 缺点:1、企业存续时间短,企业信誉程度有限。2、企业规模小,财力薄弱。3、当企业经营失败、资不抵债时,业主就有可能倾家荡产。4、企业完全依赖于业主个人的素质。 | 适合于零售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家庭农场等。 |
合伙制企业 (联合经营、收益共享) | 优点:1、资金来源较广、信用能力较强。2、集合了所有合伙人的才智和经验,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3、企业规模扩大和运行发展良好的可能性增大。 | 缺点:1、产权转让困难。2、承担无限责任(连带责任)。3、企业寿命不易延续很久。4、每个合伙人都能代表企业。5、企业规模受局限。 | 适合于有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
公司制企业 (萌芽于15世纪欧洲) | 特征:1、公司是企业,这是公司最基本的性质。2、公司是法人。3、公司具有联合性。4、投资主体多元化5、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6、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7、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 种类:按照大陆法系,公司制企业有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按照英美法系,公司制企业只有有限公司。 |
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十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善的企业管理标准
1、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重大政治原则;二是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需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主要内容:
(1)“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原则。(2)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3)改革各项管理制度:
①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②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③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④切实加强企业管理,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严管理企业,狠抓薄弱环节,提高经济效益。
十二、企业的双重目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润的关系:
1、企业双重目标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分量是不同且变化的。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获取适当利润—实现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2、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润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企业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才能获取利润。同时,只有获取利润,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十三:有担当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5、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6、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保证企业正确的经营方向。
十四、作为国有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2、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3、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4、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5、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6、保障生产安全;
7、维护职工合法权益;8、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十五、企业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则、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的总称。
十六、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
1、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由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的。企业的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十七、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计划职能 | 1、这四项基本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计划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而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又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计划得以实现的保证。 2、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相互依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企业管理者往往需要同时履行各种管理职能。 |
组织职能 | |
领导职能(指挥作用、激励作用、沟通作用、变革作用、协调作用) | |
控制职能 |
十八、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与意义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业培训六个方面。
十九、企业管理工作——标准工作
技术标准 | 是企业标准的主体,分为: 1、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的规格、参数、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包装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2、方法标准:设计规程、工艺规程、材料装备、操作方法、检验方法等。 3、基础标准:最基本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 4、安全与环境标准。 |
管理标准 | 包括生产组织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等。 |
工作标准 | 工作方法、程序及工作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工作质量的标准。 |
二十、企业管理工作——定额工作
劳动定额 | 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分为: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等。 |
设备定额 | 设备利用定额和设备维修定额。 |
物质定额 | 可分为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 |
流动资产定额 | 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等。 |
费用定额 | 如办公费、管理费等。 |
期量标准 | 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标准。 |
二十一、企业管理工作——计量工作
计量技术 | 标准测量技术、工业测量技术、计量测量技术。 |
计量管理 | 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量值的统一。包括三个方面: ①工业计量管理。以产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 ②商业计量管理。以商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也就是市场的计量管理。 ③法制计量管理。对尺、衡器、电度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单位量的管理。 |
二十二、企业管理工作——信息工作
企业信息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信息(各项专业管理的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等)和外部信息(各种经济、科技、技术情报的收集)。(1)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2)科技经济情报。(3)科技经济档案。
二十三、企业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要求所做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1)基本制度。是指企业的领导体系。
(2)工作制度。是指导企业具体管理方面的制度。
(3)责任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
二十四、企业管理工作——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的对象为企业的全体员工,分为:
(1)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①企业领导;②车间与职能部门负责人;③工段长与班组长。
(2)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3)普通员工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