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业务指的是什么(详解银行委外业务)
1委外业务是什么?
委外业务,也称为委托投资业务,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委托方,即资金提供方,可以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企业类法人;管理人,即资金实际投资运作方,一般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阳光私募,部分商业银行现阶段也充当委外投资管理人。委托人按照协议约定获得投资管理的收益,管理人一般以“固定管理费率加超额业绩分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目前,委外业务资金提供方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理财及自营资金。
委外业务是委托人及管理人协商式的高度定制化的业务。所谓高度定制化,是指投资范围及投资期限非常灵活,可以按照资金委托方的要求而定制。从投资范围来看,由委托人确定,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投资范围主要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一般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
目前国内银行委外业务规模
关于委外规模,目前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两个推算的逻辑:一是从委托人银行入手,理财和自营投资当中委外占多少比例;二是从管理人入手,非银管理人中承接的委外资金有多少。
从银行的角度,目前市场上有两组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其一,2017年1月,某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在接受某券商调研时表示,根据同业交流,2016年最高峰时,四大行的委外规模约2.5-3万亿元,估计银行业整体委外规模约6-7万亿元。其二,近期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分析显示,理财中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基金或资管产品,截至2016年6月末约10万亿元,加之自营投资中相对应的资产规模截至2016年末近48万亿元,按10%的委外比例,整体委外规模约3-5万亿元。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全国理财规模超万亿元的银行有11家,分别是五大行和6家股份行(招商、浦发、民生、兴业、光大、中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除了排名靠前的某大行和某股份行,其他银行的委外比例都不超过10%。
据中债登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理财规模合计占全市场的75%。因此,尽管某些小行的委外比例很高,可达70%左右,但根据“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农商”八二分比例,行业整体按10%来估算的误差不会太大。
据银监会披露,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和年初基本持平,微增不到1000亿元。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了解,上述11家银行中,理财规模下降超1000亿元的就有3家。银行理财控规模、处置和调整资产,是今年的常态。
“银行委外业务”赎回潮未现?
4月20日有媒体报道“银行自查进行时,大行赎回委外苗头现”这一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各方关于银行赎回委外情况的分析解读也不断发酵。
多数观点认为,委外收益率的不达预期成为此次密集赎回的重要触发因素,而金融监管新政的施压,则是银行赎回委外的根本推手。
事实上,亏损和监管的“双杀”确实是此次银行委外密集赎回的原因,不过考究不同银行赎回委外背后的具体成因,情况则有所不一。
此外,尽管近期包括委外公募、专户、券商资管等产品都已经出现一定赎回情况,但相对于十数万亿的委外规模,赎回占比其实还非常低,而进入委外产品到期高峰期时,债市将面临怎样的压力,或更值得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