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最初的起源粽子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端午”亦称“端五”,“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 初始的意思。据西晋《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五”也即是“初五”之意。
端午节是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在最初的起源,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用的。如果追溯粽子的起源,它还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角黍。
北方包粽子叶子和南方包粽子叶子很有差别,北方一般用芦苇叶,因为芦苇生长在河边,经常会成片的生长,宽度在5厘米左右,包时用2、3片叠加在一起包粽子。南方的粽子叶比较多,芭蕉叶、箬竹叶、柊叶、荷叶、笋壳、玉米叶等。无论那种叶子营养都很丰富,味道香美。
北方人喜爱甜粽,馅料一般有红枣、红豆沙、蜜枣。南方人偏爱咸粽,馅料有腊肉、咸蛋黄、海鲜等。这与各地物产和生活习惯分不开。
端午节人们都会在门前挂菖蒲或艾草,用来驱虫辟邪。